不管是海宁傍名牌事件,还是市场被透支等因素导致热水器市场增速放缓,都是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三线生产企业生命力的考验。
坚持到底就是胜利,问题是谁能坚守到最后?市场洗牌何时结束,是2011,还是2012,或者仍未见底?面对一度拥有5000多家品牌的国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,在经历2009年的高潮井喷、2010年的高位回调,2011年步入了停滞等待,不仅品牌数量以每月20多家的速度在锐减,市场销售也遭遇了意外的冷清,连太阳能专营经销商也出现了大量关门歇业的情况。今年以来,国内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零售处在难熬的停滞期。
短期来看,四季沐歌太阳能总裁李骏认为,一方面要加快对城市市场的拓展步伐,特别是要借助国家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机遇,以低碳产品打造低碳建筑。来自镇江丹徒区的太阳能经销商透露,前几年镇上还有20多家卖太阳能的,到今年剩下10家都不到。太阳能热水器的主战场在农村,城市和海外市场一直以配角形式出现,特别是城市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,农村在经历了前几年的过度竞争已出现饱和、透支。早在今年2月,扬州日利达太阳能总工程师罗聪在与记者的沟通中,就表达了对今年市场整体走势的担忧。形势不好?形势很不乐观,不知道其它企业的情况是不是要好一点。
《中国企业报》记者获悉,四季沐歌等大企业的淡季回款近5亿元,辉煌等中企业的淡季回款也达到了1亿元,一些中小企业的淡季回款也在20005000万元不等。今第一季度未有任何复苏迹象。并且,在技术方面,中国制造的太阳能池亦无落后之处,而方朋甚至认为,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世界第一,并称,虽然欧洲和美国都有企业寻求被晶澳并购,但由于其技术并不胜出,我们还在衡量。
事实上,在美国的组件厂是我们公司自动化程度最高,或者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组件厂。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,中国新能源企业去美国投资设厂,很大程度上是迫不得已。但中环光伏总裁顾华敏称,由于前两次招标规模过小,成功的竞标者大多不计成本,有人就说,只是打个广告,造成竞标形成的上网补贴价格偏低,作为中国太阳能产业主力军的民营企业大多被迫缺席。在美国投资设厂,在张建敏看来,也是一个完善生产链的举措,美国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和原材料的最主要供应商,另外,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一些辅料也主要由美国厂商生产,通过在美国设厂可以实地了解美国的太阳能产业配套情况,把握最新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。
目前来看,效果也很不错,2010年我们在美销售约200MW,获得美国太阳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。而SunPower、FirSTSolar、VEStas等欧美新能源巨头却热衷于在中国投资设厂。
据张建敏介绍,上述美国组件厂已建成投产,并将于2011年年中将生产能力扩大到50MW/年。无法启动的内需中国虽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品生产国,但国内市场却相当有限。2010年3月,中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,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2000万美元建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厂。过去,中国太阳能产业被称为两头在外的产业,随着产业的发展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会长赵玉文称,两头中的一头原材料,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,过半原材料转为国产,但另一头市场在外,短期内看到不缓解的迹象。
而尚德之所以如此早地在美国投资设厂,是因为市场出现了变化,看到了很多美国太阳能市场崛起的预兆,张建敏称,近两年美国太阳能市场快速发展,希望在美建厂投资来快速占领市场。据尚德电力提供的资料显示,其厂址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古德伊尔太,投资约为1000万美元,形成约30MW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年生产能力。2010年5月,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一SunPower宣布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。在惩罚措施方面,301法案的威力,要远大美国一般的反倾销反补贴法规,如果301法案裁定中国新能源产品存在倾销或补贴行为,那美国不仅可对新能源产品,同时还对中国其它产品采取提高关税等报复性措施。
而且,由于地方太阳能上网补贴价格要以类似招标项目为准,大大延缓了中国太阳能市场的发展。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。
事实上,除了尚德电力,天威英利、阿特斯、赛维LDK等中国主要太阳能企业也在欧美展开投资,主要风能企业金风科技[20.20 -4.31% 股吧]、华锐等,亦在谋划在欧美建造生产基地。不过,与之对应的是,2011年1月,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长青太阳能Evergreen宣布,其将于3月份关闭在美工厂,裁员800人,并将制造业务移至中国。
王月海称,由于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人力,在中国生产制造太阳能电池有明显的成本优势。而让业界震惊的是,2011年1月,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长青太阳能Evergreen宣布,其将于3月份关闭在美工厂,裁员800人,并将制造业务移至中国。以尚德电力为例,其2009年11月即宣布在美国进行投资。2011年1月,中国赛维LDK宣布将以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Solar Power70%股份。当然,这也是一个无奈的举措。去美国投资,已是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热点,尤其是太阳能领域。
王月海称,美国太阳能市场在快速扩张,但与此同时,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情绪也在高涨,很有可能会出台政策,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外太阳能产品的准入。[page]绕开贸易壁垒不过,相对于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的热情,美国本土企业却在向外转移,其中,向亚洲转移是主要方向。
提出上述调查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称,中国政府给予新能源企业高额补贴,使得中国风电[0.81 -2.41%]、太阳能的出口获得价格优势,并指责中国对外国企业参与招标采取歧视性限制。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对本报记者称,包括风能、太阳能在内的中国新能源,到欧美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避开贸易保护,总体规模不会太大,毕竟欧美成本实在太高。
动力显而易见,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奔赴美国投资。不同于之前的贸易争端,这是美国第一次对清洁能源启动301法案调查。
作为最早在美国建厂投资的中国企业,尚德电力公关经理张建敏称,在美投资是尚德电力的得意之作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美国太阳能在2008年为342MW,2009年为485MW,但到2010年则达到1GW,成为仅次于欧洲的第二大太阳能电池市场。我们在美国的投资十分顺利,2011年年中,产能将扩大到50MW。中国太阳能企业热衷于在美投资,主要还是为了避开贸易保护。
在顾华敏看来,不够合理的招标无法确定太阳能电力上网补贴价格,已经成为启动中国太阳能市场的阻碍。施正荣称,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,但这一潜在的世界之最,却迟迟不见启动的迹象。
由于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在成本上远高于传统能源,所以,太阳能市场启动的关键前提是,确定的太阳能电力上网补贴价格。到美国去投资?2011年1月,在中国贸易代表团访美之行中,中美两国政府与企业签署了多项协议,总额逾400亿美元,其中仅清洁能源领域就超过200亿美元,范围涉及核电、风电、太阳能、水电、智能电网等多个领域。
谁对谁错?当欧美新能源企业纷纷向中国进军时,中国新能源企业却开始在欧美投资设厂。特别是太阳能产业,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,中国太阳能产业95%以上的产品均销往国外
据悉,中科捷高兰州九州光电光伏产业园占地约130亩,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,分两期进行建设。中国能源网讯 据兰州日报消息,3月28日,深圳中科捷高兰州九州光电光伏产业园项目在兰州签约。与此同时,该项目还将在兰推广风光互补离网发电智能照明系统,届时可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家居低碳生活,同时可解决偏远山区和农牧民无电照明难题。建成后,产品将辐射整个甘肃和中国中西部地区。
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兰州绿色照明产业的空白,也为城关区建设国家绿色照明节能示范城区、解决偏远山区和农牧民亟待解决的照明难题。预计在今年六七月份就可开工建设
中国能源网讯 据兰州日报消息,3月28日,深圳中科捷高兰州九州光电光伏产业园项目在兰州签约。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兰州绿色照明产业的空白,也为城关区建设国家绿色照明节能示范城区、解决偏远山区和农牧民亟待解决的照明难题。
与此同时,该项目还将在兰推广风光互补离网发电智能照明系统,届时可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家居低碳生活,同时可解决偏远山区和农牧民无电照明难题。据悉,中科捷高兰州九州光电光伏产业园占地约130亩,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,分两期进行建设。